发现甲状腺问题常令人无措。甲状腺,作为颈部最大的内分泌腺,掌管着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关键生理功能。一旦它出现问题,及时准确地确诊至关重要。而甲状腺超声检查,正是评估甲状腺状况最常用、最安全、最重要的“透视眼”。
一、甲状腺:身体的“代谢引擎”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对健康至关重要。
二、何时需要做甲状腺超声?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检查:
症状提示:如体重异常变化、心慌/心律不齐、情绪波动大、异常疲劳等。
高危因素:甲状腺疾病家族史、年龄增长(风险增加)、女性(更易患病)。
体检发现:医生触诊发现甲状腺肿大或结节。
三、甲状腺超声:如何“透视”?
利用高频超声波穿透颈部组织,接收不同结构(如甲状腺、结节、血管)反射的回波,经计算机处理形成实时动态图像。它能:
观察整体:评估甲状腺大小、形态、位置及内部回声是否均匀、血流情况。
探测结节:发现结节、囊肿、肿瘤等,并详细分析其关键特征。
评估淋巴结:检查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或结构异常(提示转移可能)。
引导穿刺(FNAB):当超声提示恶性风险时,精准引导细针穿刺获取细胞进行诊断,避免不必要手术或及时手术。
随访监测:对良性可能性大的结节,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大小、特征)。
四、甲状腺超声的显著优势
安全无创:无辐射、无需注射造影剂(特殊检查除外),可反复进行,孕妇和儿童适用。
便捷高效:操作简单,检查快(通常10~20分钟),实时动态观察。
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细微结构,发现毫米级小结节。
精准引导:是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FNAB)的金标准引导方式。
费用亲民。
五、读懂超声报告关键词
报告会详细描述甲状腺及结节特征:
甲状腺整体:大小(肿大?缩小?)、回声(均匀?不均匀?)、血流(增多?减少?)。
结节特征(良恶性提示):
良性倾向:形态规则、纵横比<1(横长)、边界清晰、单纯囊性、高/等回声、彗星尾伪像、后方回声增强、粗大/周边钙化(需警惕合并恶性特征)。
恶性风险增高: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竖长)、边界模糊/微分叶/成角、实性或囊实性、显著低或极低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内部血流紊乱/周边血流环绕>1/2圈(特异性不高)。
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结构(皮髓质分解、液化、钙化、异常血流)是否异常?
六、关键指标:TI-RADS分类
为规范报告和风险管理,国际广泛采用TI-RADS系统,对结节恶性风险分级并指导处理:
1类:正常甲状腺,无需随访。
2类:明确良性结节(如囊性),恶性风险0%,长期随访。
3类:可能良性,恶性风险<5%,通常1年后复查。
4类:可疑恶性(含实性、低/极低回声、微钙化、边缘模糊/微分叶、纵横比≥1等特征),风险5%~85%,需活检或手术,细分:
4a(低度可疑):1种恶性征象,风险5%~10%,建议6个月复查。
4b(中度可疑):2种恶性征象,风险10%~50%,建议活检。
4c(中高度可疑):3-4种恶性征象,风险50%~85%,建议手术。
5类:高度可疑恶性(4种恶性征象或伴可疑淋巴结),风险>85%,建议手术。
6类:活检证实的恶性结节,需手术。
0类:超声无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
七、拿到报告后,请牢记
超声是“侦察兵”,非“法官”:超声评估是初步风险提示,非最终诊断!细针穿刺(FNAB)是术前金标准,但也存在误差。
结节很常见,大多为良性:尤其女性,检出率高,多数是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囊肿等。
“大小≠良恶”:微小癌可能有典型恶性特征,巨大结节也可能是良性。超声特征比大小更重要。
随访至关重要:对低风险结节,规律超声复查是监测其变化的关键。
综合判断:医生会结合您的年龄、性别、病史、家族史、触诊、甲状腺功能(TSH等)及超声特征综合评估,决定观察、穿刺或手术。
保持冷静,科学应对:看到“结节”“钙化”“低回声”等词勿惊慌,多数情况良性(钙化≠恶性!)。但也请重视医生建议,按时随访或进一步检查。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是关键。
超声影像科/黄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