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首页>>科室导航>>内科系统>>神经内科>>健康宣教
​夜半“梦中打鬼”,白天总“见鬼”?——小心“善变”的路易体痴呆!
发布时间:2025-07-18

“他一会儿清醒得不得了,能清楚地跟你聊天,一会儿又糊涂得不认识人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妈最近总说家里有小孩子在玩,有小猫小狗跑来跑去,可明明没人啊,是不是魔怔了?”

当您发现家里的老人出现这样“忽好忽坏”的精神状态,或者总能看见一些“不存在”的东西,甚至手脚也开始不自觉地抖动,或者变得僵硬缓慢时,您或许会很困惑,甚至感到一丝恐惧。您可能会忍不住想:他是不是“撞邪”了?或者“中邪”了?但您知道吗?这些不同寻常的变化,往往不是迷信,而是大脑疾病——路易体痴呆(Lewy Body Dementia,LBD)发出的警报,它是痴呆家族中的“二师兄”,正悄悄地影响着您的亲人。

在痴呆的大家族中,如果说阿尔茨海默病(AD)是“大师兄”,以其显著的记忆力衰退和健忘为开端,占据着发病率的榜首,那么路易体痴呆(LBD)便是善变且充满“惊喜”的“二师兄”。它以波动起伏的精神状态、生动逼真的幻觉以及类似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让家属们常常感到困惑和难以捉摸。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真实的家庭故事,来认识这位特殊的“二师兄”:

【病例一:神志“时好时坏”,让人捉摸不透——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

讲述人:陈先生,45岁,父亲老陈,70岁。

“我爸这病,真是让人心力交瘁,你根本搞不清他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糊涂的。” 陈先生无奈地说道。

最初,老陈只是偶尔会忘事,但很快,陈先生发现父亲的表现非常奇怪:

· 有时,父亲能清晰地回忆起几十年前的旧事,和朋友侃侃而谈,思维敏捷,完全不像有病的人。

· 可过几个小时,甚至转个身,他可能就完全糊涂了,不认识家里人,分不清身在何处,连简单的指令也无法理解。

· 这种 “一会儿清楚,一会儿糊涂”的现象,每天都在发生,让人根本无法预测。父亲的注意力也变得极差,说话说着说着就走神了。

陈先生带着父亲跑了好几家医院,但治疗效果不佳,父亲的症状依旧波动不已。“我们甚至私下嘀咕,他是不是‘撞邪’了,怎么好好的一个人,一会儿明白,一会儿又胡言乱语的,太不正常了。” 陈先生回忆说。

最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记忆门诊,王大夫在详细了解了老陈症状的“波动性”特点后,明确指出这正是路易体痴呆的典型特征,并非“撞邪”的迷信说法。一系列专业的检查后,老陈被诊断为:路易体痴呆。


【病例二:总能看见“小人儿”,让家人又怕又心疼——反复出现的视幻觉与神经安定剂敏感性】

讲述人:王女士,45岁,母亲张女士,72岁。

“我妈最近老说家里有小孩子在玩,有小猫小狗跑来跑去,可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王女士焦急地描述着。

张阿婆的记忆力还算可以,但奇怪的“幻觉”让她和家人都感到不安:

· 她非常肯定地告诉家人,客厅的沙发上坐着几个穿着旧衣服的小孩子,他们就坐在那里,面带笑容,一动不动地看着她,眼神灵动;或者地板上有几只毛茸茸的猫狗,在沙发底下钻来钻去,互相追逐玩耍。

· 这些幻觉往往栩栩如生,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真实到她能描述出它们的衣着、表情,甚至能和“它们”对话,伸手去摸,但手却穿透了“它们”。

· 更让人心惊的是,这些幻觉会反复出现,有时在白天,有时在夜晚,让张阿婆感到害怕,也让家人不知所措。

· 与此同时,王女士还发现母亲的睡眠也出了问题,晚上睡觉总手舞足蹈,甚至会喊叫或打人。

“我们家人都特别害怕,甚至悄悄议论,她是不是真的‘撞邪’了,怎么总看见些不存在的东西,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王女士带着这样的疑虑,带着张阿婆去了当地一家精神专科医院。医生诊断张阿婆有精神异常,开了一些常规的精神科药物(即神经安定剂)。

然而,吃了药后,张阿婆的幻觉没有明显改善,反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严重副作用:她变得全身僵硬,动作更加迟缓,甚至昏睡不醒,或者意识更加混乱,几乎卧床不起。这让家人惊恐不已,赶紧停了药。

直到来到玉溪市人民医院记忆门诊,王大夫不仅注意到张阿婆栩栩如生的幻觉和睡眠问题,更对她服用精神科药物后的异常反应高度警惕。王大夫明确解释,这些症状和药物反应,并非“撞邪”所致,也不是药物过敏,而是路易体痴呆的一个关键特征——对神经安定剂高度敏感!经过专业诊断,张阿婆确诊为:路易体痴呆。


【病例三:手脚不听使唤,“梦中打鬼”——帕金森综合征与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

讲述人:小赵,38岁,赵大爹,68岁。

“我爸以前身体特别好,但这半年先是手开始有点抖,走路也慢了,然后就是记性越来越差,人也糊涂了。” 小赵讲述着父亲的变化。

赵大伯的症状先是从运动方面开始:

· 他的左手开始出现不自主地颤抖,尤其是在休息时更明显。

· 走路时步子变小,身体前倾,好像要往前冲,穿衣、洗漱等动作也变得非常慢,僵硬。

· 随后,家人发现赵大伯的记忆力也开始下降,经常找不到东西,说重复的话。

· 更令人担心的是,他白天总是昏昏欲睡,但晚上睡觉时却非常不安稳,会大喊大叫、拳打脚踢,手舞足蹈,甚至会从床上摔下来,像是在和梦里的“敌人”搏斗一样。

“我爸以前睡觉很安静,现在半夜又是喊又是踢的,就像‘梦中打鬼’,我们都以为他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缠住了。” 小赵带着父亲来到玉溪市人民医院记忆门诊。王大夫立刻注意到赵大伯的这些“怪异”的睡眠行为,并结合其运动和认知症状,明确解释这并非“撞邪”或“鬼压床”,而是路易体痴呆特有的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经过详细评估和针对性检查,最终赵大伯被诊断为:路易体痴呆。

路易体痴呆(LBD):痴呆家族的“二师兄”——它的真面目

正如以上病例所示,路易体痴呆(LBD)是痴呆症家族中的一个特殊成员,它的症状复杂多变,极易被误解。请记住,这些都是大脑疾病的症状,与“撞邪”或迷信无关!

· 核心病理:

LBD的发生,是因为大脑里出现了一种叫“路易小体”的“坏东西”。您可以想象这些路易小体,就像是神经细胞里一些不该存在的“蛋白质垃圾疙瘩”,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α-突触核蛋白的物质。这些“垃圾疙瘩”会在大脑里慢慢积聚,尤其是那些负责我们思考、行动和控制情绪的关键区域,就会被它们“卡住”或者“破坏”,导致功能失常。

· 发病年龄与流行病学: 

LBD通常在60-80岁发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的退行性痴呆类型,约占所有痴呆症病例的10%~25%。尽管不如阿尔茨海默病那样广为人知,但它的症状多样且复杂,更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和识别能力。在玉溪市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下,路易体痴呆的潜在患者数量也不容忽视,亟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专业应对。

根据2020年玉溪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38万。若按20%的认知障碍患病率估算,玉溪市可能有超过7.6万名老人正面临认知障碍的威胁! 在这些患者中,路易体痴呆患者的比例不容小觑。

· 四大核心特点(LBD的典型表现就像“交响乐”,缺一不可):

1、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认知能力“时好时坏”,像潮水一样涨落不定,今天清醒,明天可能就糊涂了,让家属感到困惑。

2、反复出现的栩栩如生的视幻觉:患者会清晰地看到不存在的人、动物或物体,这些幻觉往往非常真实,患者会深信不疑,甚至与幻觉互动。这是LBD非常独特的症状。

3、帕金森样运动症状:患者会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如手脚震颤(静止性震颤)、肢体僵硬、动作迟缓、平衡能力差,容易跌倒。这些运动症状可能在认知障碍出现前后6-12个月内出现。

4、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这是LBD一个非常重要的早期警示信号。患者在睡眠中会把梦境生动地“表演”出来,表现为大喊大叫、拳打脚踢、手舞足蹈,甚至伤到自己或同床者,就像在“梦中打鬼”。

五、如何诊断路易体痴呆?——多方面线索,专业诊断是关键!

由于路易体痴呆的症状复杂多变,极易被误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或其他精神疾病。因此,专业的综合评估至关重要。

· 详细的病史采集:医生会耐心询问患者的病程,特别是认知波动、幻觉(是否真实生动、反复出现)、运动症状(何时出现、是否休息时加重),以及睡眠障碍(是否手舞足蹈、说梦话)等关键线索。家属提供的详细信息是诊断的重中之重!

· 神经系统查体:评估是否存在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如震颤、僵硬、动作迟缓等。

· 神经心理学评估: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特别是注意力、执行功能、视觉空间能力等。

· 影像学检查:

脑部核磁共振(MRI/CT):排除其他脑部疾病,可能显示大脑萎缩。

DAT-PET/CT或PET/MR(多巴胺转运体显像):这是一种特殊的功能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大脑中多巴胺神经元的完整性,对于区分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与阿尔茨海默病有重要意义。

睡眠监测:这尤其包括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检查,这是诊断快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的“金标准”。值得一提的是,玉溪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已率先开展此项新业务。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夜间“梦中打鬼”的困扰,怀疑是RBD,可以联系神经内科电生理室的施忠燕老师(她曾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深入进修PSG,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寻求专业的PSG检查与评估。

六、治疗与管理:与“二师兄”共存的智慧

目前,路易体痴呆尚无治愈的方法,但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管理症状,显著改善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 药物治疗:

认知改善药物: 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常用于改善认知功能和幻觉、行为问题。

帕金森病药物: 对于明显的运动症状,可谨慎使用左旋多巴等药物,但需注意可能加重幻觉或精神行为异常。

精神行为症状管理: 对于严重的幻觉、妄想,需在医生指导下,极其谨慎地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且剂量要小。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路易体痴呆患者对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氯丙嗪等神经安定剂)非常敏感,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意识丧失、全身僵硬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必须严格禁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医生会选择对路易体痴呆更安全、副作用更小的药物,如富马酸喹硫平、氯氮平等。

· 非药物干预:

环境调整:创造一个安全、熟悉、光线充足的环境,减少跌倒和幻觉诱发因素。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日夜作息,有助于改善波动和睡眠问题。

康复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有助于改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认知刺激:简单的智力游戏、回忆训练,在患者清醒时进行。

沟通技巧:理解患者的幻觉,不争辩,而是安抚和转移注意力。

七、玉溪市人民医院记忆门诊:您的专业求助途径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了上述类似的波动性认知障碍、栩栩如生的视幻觉或帕金森样症状,特别是伴有夜间“梦中打鬼”的情况,请务必引起重视,并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请不要相信迷信说法,这都是疾病的症状,需要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玉溪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认知中心)的记忆门诊,致力于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与综合管理,是您在玉溪地区获得专业帮助的最佳选择。我们拥有:

· 专业的专家团队: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专家,擅长各类痴呆的诊断与鉴别,特别是对路易体痴呆等复杂类型有深入研究。

· 全面的评估手段:提供详细的神经心理学评估、先进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可能的功能性影像),以及必要的生物标记物检测。

· 多学科协作:整合神经内科、心理科、康复科,临床心理科等资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诊疗方案。

· 贴心服务:我们会耐心解答您的疑问,消除您的顾虑,让您安心接受检查,共抗疾病。

记忆门诊专家团队与出诊安排:

· 王继华(主任医师):每周三全天

· 戴晓蓉(主任医师):每周二全天

· 顾翠(主任医师):每周四全天

· 王浩(副主任医师):每周四全天

· 温馨提示:专家出诊时间可能调整,建议通过“玉溪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提前确认。

神经内科/王浩

编辑:王一婷
关闭
通用底部--玉溪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