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了,71岁的王先生曾被一种剧烈疼痛折磨得日渐憔悴,直到今年5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接受了一项新疗法,才终于摆脱了这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折磨。
王先生的疼痛源于2年前的一次带状疱疹。当时他右侧鼻根处长出一串水疱,虽然疱疹很快愈合,却留下了更难缠的后遗症—— 神经痛。起初只是偶尔刺痛,后来逐渐加重,右侧眼眶、上唇、发际线周围都成了“疼痛重灾区”,梳头、洗脸都像在“受刑”,疼痛发作时的VAS评分(疼痛数字评分)高达6分(中度疼痛)。
医生告诉王先生,他得的是“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原来,带状疱疹病毒不仅会损伤皮肤,还会悄悄“啃噬”神经;而三叉神经负责面部感觉,一旦被病毒盯上,就会引发剧烈的放射性疼痛,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痛”。更棘手的是,这种疼痛比普通带状疱疹神经痛更顽固,王先生尝试过药物、射频治疗,都没能彻底缓解。
“常规治疗无效时,就得靠新技术打破困局。”玉溪市人民医院疼痛科胡雪松主任团队评估后,建议王先生接受“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脊髓电刺激治疗”。简单说,就是通过微创方式,在疼痛的神经附近植入一根超细电极,用温和的电信号“干扰”疼痛信号传递,让大脑“接收不到”剧痛信息。
手术当天,在C臂影像精准引导下,医生像“穿针引线”般将电极植入王先生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区域。术中测试时,完全覆盖患者疼痛区域。整个手术不到1小时,局麻状态下的他全程清醒,几乎没有不适感。
术后第一天,王先生的疼痛评分从6分直接降到0分,他对着镜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2年来的紧绷感终于烟消云散。
胡雪松主任介绍,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之所以难治,是因为病毒不仅损伤了外周神经,还可能导致大脑疼痛中枢“敏感化”——就像神经“发炎”后,轻轻一碰就会触发剧痛。而脊髓电刺激技术就像给过度兴奋的神经“降降温”,通过电信号调节神经功能,从根源上缓解疼痛。
这种疗法的优势很明显:微创(切口仅几毫米)、可逆(电极可调整或取出)、无药物副作用,尤其适合像王先生这样的难治性神经痛患者。除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外,它还能用于腰椎术后疼痛、糖尿病足疼痛等多种慢性疼痛,正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止痛神器”。
如果你或身边人正被顽固神经痛困扰,别让“天下第一痛”偷走生活质量。及时到玉溪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就诊,或许就能找到适合的“止痛方案”。
专家推荐:
胡雪松 副主任医师 疼痛科主持工作副主任
曾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进修学习。
擅长病症:各种慢性疼痛疾病的诊断和微创治疗,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三叉神经痛、肌肉软组织疼痛、骨质疏松、骨关节炎治疗有丰富经验及独到之处。擅长脊柱内镜手术、椎体成形术、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各部位神经射频、鞘内镇痛泵植入以及彩超引导下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沈兵 副主任医师 硕士学位
2019年到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一临床中心进修。
擅长病症:主要从事脊柱源性疼痛、头面痛、带状疱疹神经痛、晚期癌痛等慢性疼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布艳 主治医师
擅长病症: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头面部疼痛、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癌性疼痛的诊治及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
疼痛科/布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