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在采完核酸后担心:“要是采样当天做不了检测,我的样本24小时没检测会失效吗?”,有人听过“核酸采样后24小时没检测就失效”的说法,这其实源于大家对核酸降解的直观想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核酸标本保存的那些事儿,帮您打消顾虑。
病毒核酸虽有降解可能,但规范的核酸采集和保存流程,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只要您的核酸样本是在规范条件下采集、保存和运输的,即使当天没有立即检测,在规定的保存时间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有充分保障的!
为什么标本能“等”?标本能“等”多久?这主要得益于严格的“温度控制”。
核酸最怕什么?高温和反复冻融!核酸在低温下更稳定。采集后的样本放入专业的冷链运输箱运至实验室。实验室收到样本后,如果当天不检测,会立刻放入冰箱冷藏(2-8℃),这是最常用的短期保存方式。在此温度下,结合保存液的作用,样本通常可以稳定保存24-72小时(具体时限依据不同检测试剂说明书和实验室规范)。如果需要保存更久,则会放入超低温冰箱(通常是-20℃或-70℃)冷冻保存,核酸在超低温下可以稳定保存几周甚至几个月。
医学检验医生怎么做?医学检验医生从保存液的选择,标本的采集、转运、接收保存到检测,每个环节都制定严格的SOP(标准操作程序)。
病毒保存液的选择:保存液里的特殊成分能保护样本中的核酸(病毒RNA/DNA)不被环境中的酶分解掉,就像给核酸穿上了“防护服”,让它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不易降解。
实时监控:运输箱和实验室冰箱通常带有温度记录仪,全程监控温度是否达标。
优先检测:实验室会合理安排检测顺序,尽量确保样本在最佳保存时间内完成检测。对于接收到的样本,也会根据采集时间合理安排检测批次。
作为患者,您需要注意什么?
配合医护人员规范采样,这是保证样本质量的第一步。将样本交给医护人员,后续的保存和运输请放心交给专业团队。
所以,采完核酸后,即使当天没有轮到您的样本检测,也无需过分担忧“放坏了”。整个检测流程的设计,已经充分考虑了样本保存的时效性问题。安心等待结果即可!
医学检验科/庄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