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玉溪市人民医院
首页>>科室导航>>医技科室>>医学影像部 (CT、MRI及X线)>>健康宣教
​胖不胖,数据说了算——科学认识腹型肥胖与CT内脏脂肪测量
发布时间:2025-10-31

肥胖已被医学界认定为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它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其中,腹部区域脂肪的异常堆积,特别是内脏脂肪的过量沉积,是引发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因素,进而可导致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因此,对肥胖进行科学评估,尤其准确衡量腹部脂肪分布,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24年欧洲肥胖研究协会最新专家共识指出,仅依靠身体质量指数已不足以全面界定肥胖,体脂分布才是更具参考价值的评估指标。研究表明,与BMI、腰围、腰臀比等简易人体参数相比,内脏脂肪的精准定量对肥胖及相关代谢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具有更显著的临床价值。

CT腹部内脏脂肪测量作为目前评估体脂分布的先进影像学方法之一,能够分别量化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和腹腔内脏脂肪的总体积与面积,从而客观反映脂肪在人体内的实际分布情况。

图片1

现代医学影像中,基于临床已有的腹部CT平扫图像,可借助专业后处理软件及QCT技术,在不增加额外扫描和辐射暴露的前提下,对内脏脂肪进行同步、定量分析。该方法为肥胖相关代谢异常的评估与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参考。

精准医疗,离不开精准评估。基于影像数据的体成分分析,正逐步成为肥胖诊断与健康干预的科学依据,助力公众从“看得见的体重”走向“看得清的健康风险”。

医学影像部/孙倩 蒲晓燕

编辑:王一婷
关闭
通用底部--玉溪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