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您当前位置: 内科系统 >> 心内科 >> 健康宣教 > 正文

认识心房纤颤

2015-04-27  
分享到:

□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燕萍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据报道,我国约有1300万房颤病人;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近年来房颤患病率呈增高趋势,预计未来5年,可能增加1倍,预计达到2600万人,其中65—85岁的病人约占70%。

    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发展,房颤的危害性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重视和认识,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三升:死亡率升高。房颤的死亡率比窦性心律增加1倍。住院率升高,因房颤住院者约占心律失常住院病人的1/3。脑卒中率升高,约20%的脑卒中由房颤引起。

    (二)、 三降: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降低,房颤病人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和下降。心功能下降,房颤发生之后,心房辅助泵的作用消失,心功能约下降10%—11%。认知程度降低,无症状性血栓事件可能是无明显栓塞患者认知障碍的源泉。

    二. 分类

    1. 首发房颤。首次发现房颤,与房颤持续时间及相关症状无关。

    2. 阵发性房颤。有自限性,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可以自行终止。

    3.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或不足7天,但需紧急药物或直流电转复的房颤。

    4. 长期持续性房颤。房颤时间持续超过1年,并决定进行节律转复治疗的房颤。

    5. 永久性房颤。房颤长期存在,患者已处于适应状态。

  除此之外,还提出无症状性房颤:因脑血栓或其他原因住院而发现房颤;仅偶尔在心电图检查或发生房颤相关并发症,如缺血性脑卒中或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时诊断,而患者本身无明显症状。

    三、 房颤危险度分层

  Ⅰ级,无症状。Ⅱ级,症状轻微日常活动不受限制。Ⅲ级,症状严重日常活动明显受限。Ⅳ级,不能从事任何活动。

    四、 房颤的治疗

    (一)、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使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降低68%。抗凝治疗只是针对房颤的一种血栓栓塞危险的预防性治疗方法,它并不能消除房颤,因而亦不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

  用药:推荐华法林:中国人一般从每日3mg开始,>75的老年人适当减量。必须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用药3—4天和1周各1次;1个月内1周1次,连续2次INR在目标范围后过渡到1月1次。如INR低于或高于治疗目标范围,应适当增加或减少剂量;如遇到或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并测定INR。

    (二)、 上游治疗

  即用非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和治疗房颤,分成一级预防性治疗和二级预防性治疗。针对房颤的高危患者或是已发生过阵发性房颤者,减少其首发或复发率,阻滞其进展为永久性房颤,即需同时治疗潜在的疾病如: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此外,戒烟、戒酒,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和药物;放松情绪、不生气,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对心律不齐的控制也有帮助。房颤控制后要用小量药物维持治疗,防止复发。

    (三)、 率律治疗

  1.电击复律。房颤发生时,医生会选择有适应症而无戒忌症的房颤病人,使用电击复律为窦性心律。

  2.药物治疗。抗房颤药物可控制房颤,使心律恢复正常,或减少心跳不规则的频率,但通常只能控制,却不—定能根治。

  3.手术。经电生理检查后,有些房颤可用射频消融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总之,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房颤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应该受到临床医师和预防医学专家的更多关注。未来我们应广泛宣传房颤相关疾病预防及诊治知识,继续在降低房颤发病率,减少房颤的危险因素和抗凝治疗方面积极努力,从而为进一步降低房颤及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等。

无标题文档
医院地址:玉溪市红塔区聂耳路二十一号
专科预约方式:微信搜索添加关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公众号,
支付宝生活号关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等进行手机支付预约挂号服务。
版权所有: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2020008668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