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至今走过了75载的风雨历程。1994年,被原国家卫生部授予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2020年、2025年分别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
医院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党建领院、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文化活院、依法治院“二十四字工作方针”,以建成患者满意、社会满意、职工满意、党委政府满意的“四满意医院”为目标,积极推进“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区域性三甲综合医院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更加清晰、有效。蝉联六届全国文明单位、三届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两届云南省价格诚信单位,为云南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用房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6.97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3.57亿元,编制病床1500张。
人才培养聚合力。医院在岗职工2299人,其中编内职工1057人,编外职工1242人,正高135人、副高310人、中职1129人,博士10人,硕士4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及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5人。云南健康卫士1人,“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名医专项(云岭名医、省名医专项)6人、青年人才专项2人;云南省名中医1人;云南省高层次卫生计生技术人才医学领军人才1人、医学学科带头人1人、学科后备人才3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省委联系专家1人、市委联系专家6人;玉溪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5人;“兴玉英才支持计划”高端人才培养激励5人、刚性引进人才16人、兴玉名医38人、兴玉信息化及信息产业拔尖人才1人、市属单位在职干部专业化学历提升1人;玉溪市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6人;云南省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后备领军人才1人、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经济管理后备领军人才2人。医院始终加强与省内、国内知名医院的交流合作;通过开办学历教育班,选送人员外出进修,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到院内讲学等方式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搭建人才出国(境)访学进修平台,组织24人赴台湾,28人赴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意大利、美国研修学习。
学科建设增动力。医院内设42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17个行政后勤科室;在全国首批开展“阳光医院”建设,樊代明院士授牌消化内科西京消化病医院玉溪整合医学中心,左力教授工作站、云南省血液净化技能实训基地、全科医学协作平台—国际肾内科联合诊疗中心、中关村血液净化诊疗技术创新联盟—云南培训基地、亚太痛风联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管理中心玉溪市人民医院分中心落户肾内科;内分泌科挂牌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并在全国158家医院申报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单位复审认证中获得第一名,获全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示范单位;口腔科挂牌中华口腔医学会继续口腔医学教育基地;放疗中心取得放射诊疗许可;生殖医学科获准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应用;医学检验科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药物临床试验机构6个专业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5个专业组通过省级评审;代表云南省临床药学最高水平的“云南省临床药学中心”落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PCCM)、“五大中心”、房颤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源性卒中中心、晕厥中心通过上级验收达标;建成国家级肺结节诊疗分中心、肺功能检查规范化培训中心、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胸痛中心;3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分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建成许彪、刘娟、李燕、陈功等30个卫生行业专家工作站,引进4个高层次医学团队,签约21名银龄医师。现有护理、重症医学科、心内科3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内设研究中心,45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科教并进添活力。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级项目81项、厅级项目77项、市级项目233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省卫生科技成果奖10项;全院共计发表论文2668篇,SCI收录论文累计151篇。自2013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共培养统招毕业研究生157人,其中昆医131人、大理大学26人,目前在培研究生90人。获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全科、内科、外科等20个培训专业。拥有面积3000平方米、配备1千余万元培训设备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自2016年起承担昆明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本科班理论教学任务,开启省内地市级医院承担临床专业本科理论教学的先例,在院学习班级在国家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中连续3年成绩排名年级第一,医院连续3年获评昆明医科大学理论考试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昆明医科大学结合办学实际,依托医院成立“昆明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并给予授牌。
业务发展提能力。医院充分利用综合医疗优势,以疾病为链条开设MDT门诊,确保诊疗质量的同时患者就医体验日益提高;将危急重症病人抢救、疑难诊断、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微创技术应用等作为医院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外科系统开展了以腔镜应用为主的内窥镜微创治疗,推进快速康复外科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近五年619项新业务、新技术获准应用于临床,心内科完成西南地区首例三维介导下的脉冲消融阵发性房颤手术、人工膜肺技术救治了更多危重症患者,心血管外科完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心脏瓣膜置换、冠脉搭桥手术量跃居全省第五;胃肠外科高质量完成结直肠癌微创手术,且手术量位居全省第五;可移动式三维C型臂配合用手术导航系统让骨科手术更加精准高效;神经重症多模态监测、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肠道菌群移植为重症患者改善预后提供了更多保障;中西医协同在多个疾病领域取得良好实践实效,针灸推拿科获批云南省首批中西协同旗舰科室。拥有3.0T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双源CT、医用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64排螺旋CT、人工心肺机、3D腹腔镜、4K关节镜、超高清电子内窥镜、全套夫精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诊疗系统等9100余台(套)医疗设备,设备总值6.6亿元,成为提高医院诊疗技术水平的良好硬件保障。2024年,医院门诊155.48万人次,出院9.39万人次,手术(含治疗性操作)5.98万台次,三四级手术2.4万例,平均住院日7.22天,DRGs组数692组,CMI值1.38。
信息保障强助力。持续深化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与信息标准化建设。通过构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打造一体化医院信息平台实现各信息系统深度融合,实现诊疗服务全环节覆盖,并完成与市级“健康大脑”数据对接和业务协同,为高效诊疗筑牢数据基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基于deepseek研发AI影像报告质控系统,提升影像诊断规范性与报告质量;建立药品全流程追溯制度,积极探索公立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打通医疗服务与药品流通的信息壁垒。2019年成为云南省卫健委指定首批互联网试点医院之一,2021年云南省首批通过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2023年申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信息化项目和云南省新型基础设施专项资金支持智慧医院项目。
外延发展挖潜力。医院全力打造健康体检中心、数字化医院建设平台,加强双向转诊,与全市1市2区6县20余家人民医院、中医医院、民营医院医疗机构签订医疗联盟协议,以峨山县人民医院为试点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新平县人民医院、通海县人民医院、澄江市人民医院、玉溪市妇幼保健院等共建专业紧密型医联体。牵头与玉溪市中山医院、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组建“大玉医”城市医疗集团,强化集团成员单位五大管理中心、五大业务中心和七大诊疗中心管理,促进各成员单位临床科室一体化融合发展。积极开展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对口支援工作,通过指导开展适宜技术、临床带教、学术讲座、手术指导等形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
文化建设添魅力。全院干部职工认真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期职业精神,厚植“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一切为了病人的健康”的宗旨和“融入亲情,精心医疗,诚信服务,敬畏生命”的医院理念,传承“明责任、讲诚信、守良知、重亲情”的院训,提炼建院70余载积淀的优秀文化,确定院徽、院旗、院歌。始终将“打造有温度的医院、提供有关怀的医疗、培养有情怀的医生”作为党建引领人文医院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不断转变服务理念,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医疗服务模式,出台职工身心健康促进措施,开设“文明讲堂”,努力用优秀的医院文化引导和凝聚全院职工,形成具有玉医辨识度的文化品牌。
(数据截至2025年8月底)